文章详情

白酒的酿造原理,酿造白酒的原料

04-13     浏览量:47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评价酒能“通血脉,厚肠道,润皮肤,散湿气,消爱息怒,宣言畅意”;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多处关于白酒效用的记载,如“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壮神御寒”,“适量饮酒可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那白酒是怎么酿造的呢?具体的介绍如下!

  白酒的酿造原理

  传统白酒生产是固态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气体包埋在固态酒醅空穴中以及溶解在原材料的吸附水中,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受,液体中的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

  酒精成分由于具有挥发性,可以采用蒸馏器集中回收。酒液及酒醅中的不同物质,其挥发性不同,酒精(乙醇)是易挥发成分容易被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酒汽中酒精含量较高,酒汽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70%v/v的蒸馏酒。

  酿酒原料对白酒的风味品质有何影响

  中国名优白酒的生产原料通常以粮谷为主。在粮谷为主的原料中,高粱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在优质白酒的生产中,原料是基础,不同的原料产出的白酒,在风味上差别很大。相同的原料因品种产地不同,其产品质量与出酒多少也不相同。

  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药香型、老白干香型,大多以高粱为主要原料,而鼓香、米香型、特型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在混蒸混烧工艺中,原料不但作生化反应的基质,而且原料自身的以及在蒸煮过程所产生的香气成份也一同带入酒中,和其发酵中所产生香气成份共同形成各香型白酒特有的风格特证。

  为什么白酒用陶缸贮存比较好

  传统的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等大曲酒多以陶缸为贮存容器,由于陶釉料中含量很多种类的金属离子,如铁、镉、铬、锰、铜等,试验证明,这些金属离子对酒老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此外由于掏缸有一定的透气性,有助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现代科学证明,酒贮存过程中除物理变化外,其决定因素是化学变化,刚蒸出来的新酒除有新酒臭外,根本闻不到幽雅的复合香气,这些复合香气是酒中已存的香味前体物质,在贮存过程中进一步合成,因此,贮存对于酒质量和风格的形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优质浓、清、酱白酒用陶缸贮存老熟快,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酒耗大,近年来,很多厂采用不锈钢作为贮存容器,其优点是清洁,损耗低,但老熟慢,因此比较好的方法是新酒在陶缸中贮存,这样做溶合了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的不足,特别是优级酒及调味酒为保证质量和加速老熟,仍然认为采用陶缸贮存为好。

  白酒中的成分有哪些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其中酸、酯、醇、醛等这些并没有多少有营养的,只是香味而已,如果想有营养,可以喝药酒。

  白酒的调味技术

  白酒调味是对勾兑后的基础酒的一项加工技术。调味的效果与基础酒是否合格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基础酒好,调味就容易,调味酒的用量也少。调味酒又称精华酒,是采用特殊少量的(一般在1/1000左右)调味酒来弥补基础酒的不足,加强基础酒的香味,突出其风格,使基础酒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有较明显的改进,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

  白酒调味的作用可归纳为三种:即添加作用、化学反应作用和平衡作用。调味前对基础酒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要选择好调味酒,在方法上要行作小样试验。调味后的酒还须再贮存7―15天,然后再经品尝,确认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调味酒的种类很多。单独品尝调味酒时,常常感到味怪而不谐调,容易误认为是坏酒。调味酒的种类、质量、数量与调味效果也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白酒采用固态酒醅发酵和固态蒸馏传统操作,是世界上独特的酿酒工艺。以粮食为主,在低温下20-30℃,糖化作用和发酵作用同时进行,整个过程中,水份是包含在原料的颗粒中,蒸酒后的酒糟可再作配糟继续反复利用。

相关推荐